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河南安阳殷墟的遥感考古中,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分辨率较低而光谱特征丰富的美国陆地卫星的TM(专题制图仪)影像与几何关系稳定的航空影像结合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的质量,并发现了一些新的殷代建筑遗址和墓葬。
“效率高,效果好,花费少。”刘建国表示。邓飚同时表示,遥感考古推动了考古学向定量化、空间化发展。他认为,考古涉及时间和空间两个核心概念。“时间,应该是考古学家最拿手的;空间,应该是遥感技术擅长的。
“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世界遗产工作组4月19日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宣布,来自中国、突尼斯、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的科学家在突尼斯南部发现10处古罗马时代遗址。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
遥感考古因其独特的技术和方法,与传统考古学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在成本控制上展现出明显节约。传统考古依赖人力实地考察,受限于人力和视野,大规模区域的调查难以全面。然而,遥感考古通过空中的俯瞰,能全方位记录地貌,即便在特殊环境如沙漠或草原,也能轻松获取精确图像,极大地降低了调查成本。
遥感考古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古代遗迹、遗物进行感测、分析和辨认的一种勘探方法。航空航天遥感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紫外和多谱段遥感技术在考古中都得到应用。遥感考古具有下列特点:(1)利用遥感器从几百千米以外的高空能清晰地俯瞰地球的面目,扩大考古学家的视野。
- 沙脊群形成与演变的讨论: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新方向。- 利用与规律性问题:探讨了开发利用黄海辐射沙脊群的潜在价值,以及需要注意的规律性问题。
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是一本由王颖院士主编的科研著作,汇集了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海洋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书详细探讨了黄河辐射沙脊群的多个重要方面:首先,它深入剖析了该沙脊群的环境背景,包括其独特的动力环境和潮流动力机制。
常有冷空气或寒潮入侵、强冷空气能使黄海沿岸气温下降10~15°C。4月为季风交替季节,风向不稳定。5月,偏南季风开始出现。6~8月,盛行南到东南风,平均风速5~6米/秒。常受来自东海北上的台风侵袭,大风主要随台风而产生。
在进入21世纪后的十几年里,国际海洋地质学界关注的问题是从“全球变化”这个层面,探索人类活动之前的地质时期,或宇宙范围内的地球自然环境变化周期和发展趋势。揭示地球系统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水圈与其他圈层的内部反馈机理以及相互作用,预测地球未来的环境变化趋势。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是由于古黄河和古长江的沉积物经长期冲刷形成。这片海域在海底地势上呈现出多样性,北部的黄海槽自济州岛延伸至渤海海峡,东部地势陡峭,西部较为平缓。
1、本文在系统总结现代海岸地质地貌特点,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变迁概况的基础上,对福建南部沿海地区海岸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有关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2、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程度的特征,使得测区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目前已有资料表明测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4类,共206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3、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坐落在福建省晋江市南部海滨,东临波涛壮阔的台湾海峡,与金门岛遥相呼应,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4′18″~118°40′54″,北纬24°30′49″~24°41′27″,总面积达68平方千米。
4、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机构及队伍现状表 续表 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前身为福建省环境水文地质监测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原与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三块牌子),2001年经福建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5、闽东的地形特征多样,复杂多变。其丰富的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以及海岸线和岛屿,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影响着闽东的气候、生态,也对其文化、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地质构造到地貌景观,闽东的地形展示了自然界奇妙的创作力,是研究地球科学、自然地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Copyright © 2023-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